Ajax跨域请求


首先说明下什么是跨域?其实就是两个不同的站,比如a.abc.com,另外一个b.abc.com。a站需要请求b站的接口,这时就发生了跨域,那么跨域一般是怎么解决的呢?下面简单介绍下。

通过jsonp跨域

什么是jsonp?维基百科的定义是:JSONP(JSON with Padding)是资料格式 JSON 的一种“使用模式”,可以让网页从别的网域要资料。 JSONP也叫填充式JSON,是应用JSON的一种新方法,只不过是被包含在函数调用中的JSON,例如:

callback({"name","trigkit4"});

JSONP由两部分组成:回调函数和数据。回调函数是当响应到来时应该在页面中调用的函数,而数据就是传入回调函数中的JSON数据。

在js中,我们直接用XMLHttpRequest请求不同域上的数据时,是不可以的。但是,在页面上引入不同域上的js脚本文件却是可以的,jsonp正是利用这个特性来实现的。 例如:

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
    function dosomething(jsondata){
        //处理获得的json数据
    }
</script>
<script src="http://example.com/data.php?callback=dosomething"></script>

js文件载入成功后会执行我们在url参数中指定的函数,并且会把我们需要的json数据作为参数传入。所以jsonp是需要服务器端的页面进行相应的配合的。

<?php
$callback = $_GET['callback'];//得到回调函数名
$data = array('a','b','c');//要返回的数据
echo $callback.'('.json_encode($data).')';//输出
?>

最终,输出结果为:dosomething(['a','b','c']);

如果你的页面使用jquery,那么通过它封装的方法就能很方便的来进行jsonp操作了。

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
    $.getJSON('http://example.com/data.php?callback=?,function(jsondata)'){
        //处理获得的json数据
    });
</script>

jquery会自动生成一个全局函数来替换callback=?中的问号,之后获取到数据后又会自动销毁,实际上就是起一个临时代理函数的作用。$.getJSON方法会自动判断是否跨域,不跨域的话,就调用普通的ajax方法;跨域的话,则会以异步加载js文件的形式来调用jsonp的回调函数。
但是由于JSONP只支持GET请求,而不能支持POST等其他类型的HTTP请求,所以就有了另一种解决方案。

跨域资源共享(CORS)

CORS(Cross-Origin Resource Sharing)跨域资源共享,定义了必须在访问跨域资源时,浏览器与服务器应该如何沟通。CORS背后的基本思想就是使用自定义的HTTP头部让浏览器与服务器进行沟通,从而决定请求或响应是应该成功还是失败。
整个CORS通信过程,都是浏览器自动完成,不需要用户参与。对于开发者来说,CORS通信与同源的AJAX通信没有差别,代码完全一样。浏览器一旦发现AJAX请求跨源,就会自动添加一些附加的头信息,有时还会多出一次附加的请求,但用户不会有感觉。 因此,实现CORS通信的关键是服务器。只要服务器实现了CORS接口,就可以跨源通信。
比如下面这个请求:

GET /cors HTTP/1.1
Origin: http://api.bob.com
Host: api.alice.com
Accept-Language: en-US
Connection: keep-alive
User-Agent: Mozilla/5.0..

Origin字段用来说明,本次请求来自哪个源(协议 + 域名 + 端口)。服务器根据这个值,决定是否同意这次请求, 如果Origin指定的域名在许可范围内,服务器返回的响应,会多出几个头信息字段。

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: http://api.bob.com
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: true
Access-Control-Expose-Headers: FooBar
Content-Type: text/html; charset=utf-8

上面的头信息之中,有三个与CORS请求相关的字段,都以Access-Control-开头。 - 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 该字段是必须的,它的值要么是请求时Origin字段的值,要么是一个*,表示接受任意域名的请求。 - 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 该字段可选。它的值是一个布尔值,表示是否允许发送Cookie。默认情况下,Cookie不包括在CORS请求之中。设为true,即表示服务器明确许可,Cookie可以包含在请求中,一起发给服务器。这个值也只能设为true,如果服务器不要浏览器发送Cookie,删除该字段即可。 - Access-Control-Expose-Headers 该字段可选,指定会额外返回的其他http响应头。

withCredentials 属性

CORS请求默认不发送Cookie和HTTP认证信息。如果要把Cookie发到服务器,一方面要服务器同意,指定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字段。

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: true

另一方面,开发者必须在AJAX请求中打开withCredentials属性。

var xhr = new XMLHttpRequest();
xhr.withCredentials = true;

否则,即使服务器同意发送Cookie,浏览器也不会发送。或者,服务器要求设置Cookie,浏览器也不会处理。 另外,如果要发送Cookie,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就不能设为星号,必须指定明确的、与请求网页一致的域名。同时,Cookie依然遵循同源政策,只有用服务器域名设置的Cookie才会上传,其他域名的Cookie并不会上传,且(跨源)原网页代码中的document.cookie也无法读取服务器域名下的Cookie。 如下c#服务端代码:

var hostname = Request.Headers["Origin"];
Response.Headers["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"] = hostname;
Response.Headers["Access-Control-Allow-Headers"] = "Origin, X-Requested-With, Content-Type, Accept, If-Modified-Since";
Response.Headers["Access-Control-Allow-Credentials"] = "true";

ajax请求代码:

$.ajax({
  url: 'https://a.abc.com',
  crossDomain: true,
  xhrFields: {
    withCredentials: true
  },
  type: "POST",
  data: {
    username: username,
    password: password,
  }
}).always(function (returndata) {
  console.log(returndata);
})